新闻动态
- 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0:25 点击次数:133
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。
关于脉诊的给大家提供一个有趣的思路和理论
寸口脉现代来讲就是桡动脉搏动处,诊脉,就是按脉道,脉道就是一根血管,血管通俗的讲就是一个管子,管子里面装的是血和气,中医基础理论认为,气推动血运行,血能够载气,相辅相成,所以诊脉就是了解人体的气血变化,换句话说诊脉就是了解人体的阴阳变化,(气属于阳,血属于阴),根据气的属性,气属阳主动,主升,主无形,血属于阴主静,主降,主有形之物,所以在脉道中气又略微在偏上一点,血又略微偏下一点的位置。
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我们学习脉就轻松很多了,中医认为,阴平阳秘,精神乃至,这才是健康的人,那我们号脉,脉象柔和平缓也就是正常健康的脉象,如何理解这个,说明气血是均衡存在于人体的,气平缓推动血运行,血正常载气,就像平原上的河流,和缓流动,这是正常的脉象,当然还有四季平脉。
在提高一下格局,内经云,人以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,是有这天人感应的,即人体小天地,天气热的时候,人体内的阳气也就出来了,天气冷的时候 人体内的阳气又潜藏了,这部分内容不多讲,属于基础,感兴趣可以去了解了解五运六气方面的知识,今天纯说脉,四时平脉的理解既可以参考一年四季阴阳气候的改变来理解就好,夏天,阳盛而阴藏,阳在外而阴在内,这个时候脉道内气盛而血少,气又主动,所以脉象洪大,冬天阳气封藏在地下,脉道中血多而气少,脉就不会浮的太多,反而沉了起来。
在说另一方面,生病的人脉象,生病之人不过阴阳虚实,了解了阴阳的变化也就理解了脉象的变化,两者相辅相成,可以正反互推,先说虚证,阴虚阳虚,气虚血虚,气虚甚为阳虚,血虚甚又阴虚,渐进的过程,气虚阳虚,是脉管中的气少了,气少了脉浮的可能就不大,因为前面说了气在上层,气少了,血运行就缓慢了,运行周期就长了,全身的代谢就慢,所以这类患者表现,乏力,头晕营养供应不足,水肿,心悸等,病程再厉害一点就会出现留滞的血,摸去来细涩,这类表现就是血瘀的表现了,类似肿瘤,结节,痰核,胸痹,或者是脉的节律不齐等,
还有就是气虚一定没有浮脉吗,不一定的,气虚也会出现浮脉,举个例子,如果你辛苦劳作一天,基本上没有休息,回家之后乏力 困得不行,但是你发现你晚上有时候很难入睡,反而不是那种倒头就睡,感觉全身发热,烦躁得很,这个时候你的脉象多半是浮的脉,怎么理解这个,咱们先说为什么睡不着,从本源说起,黄帝内经讲,阳入于阴,谓之寐,也就是阳气潜藏到阴中了,阳气从体外回到体内了,人就睡着了,所以睡眠就是阳气入阴的过程,阳气在阴中得到濡养和补充,为第二天的劳作蓄力,既然你睡不着了 说明阳气回不去了,阳不入阴。所以我们需要分析为什么阳不入阴,无非两种情况,第一阴少了 第二阳少了,我们都知道阴阳是动态平衡的 两者的量是相对统一的,比如说人体内阳有五个,那么阴就要有五个,一个阴能藏住一个阳,如果少了一个阴,那么一个阳就回不去了,你就入睡困难,睡不着,这个叫阴虚失眠,治疗上需要补阴养血安神,如果少了阳了,大多数情况是多寐,睡不醒,阳在阴里出不来,就是一睡觉很难醒,那为什么阳虚又会失眠呢,他的前提是,你阳消耗的巨大,比如说 五个阴,只有一个阳了,阳少的可怜,阳主动,如果异常的阳呢,那是不是就是燥动了,他少的可怜,出现了类似虚阳外越的情况,没法回到阴中,所以就出现了疯狂劳动或者运动后 烦躁 失眠的症状了,这个时候需要益气补阳敛阳固阴(因为劳作运动阴也在减少)。
基于这一点,再回过头来看脉象,阳气减少比阴液多,阳气虚弱在外,脉象是不是浮细 浮弱的呢。
失眠只是举个例子,基于阴阳理论思考失眠,其实只要阴阳气血哪一方面出现问题 都会导致睡眠问题。不做详谈了。
所以说 气虚者多见缓脉,弱脉,涩脉,结代脉以及浮脉等。
在从外感为什么是浮脉这个问题咱们讨论一下:
还是基于文章开头的理论,当外邪侵袭到人体,最先是皮毛 和上焦,随后人体的卫气就开始反抗护卫,而在脉道中 气本身就是在偏上的位置的 所以气被激发开始往体表聚集,那么脉道中的气是不是也从血中出来开始使脉道充盈,轻摸就能感受到脉,气多了 那血流速度是不是也就加快了,所以外感多见浮脉,重按脉数且有力呢。
码字太多 不想写了 今天到此为止。后续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